近年來,新能源與儲能等行業的高速發展,為電解銅箔市場注入了強勁動力。作為固態電池、超級電容器等理想的負極集流體的關鍵載體,電解銅箔的需求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據SNE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需求的持續增長,為電解銅箔市場開辟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隨著鋰電銅箔行業的投資熱潮及產能密集釋放,銅箔行業也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嚴峻挑戰。在行業下行周期中,通過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切入高端產品賽道,同時不斷降本增效、嚴控成本,成為了業內公司逆境突破的關鍵所在。
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元科技”或“公司”)作為高性能電子銅箔、高性能鋰電銅箔領域的行業領先企業之一,主要產品包含各類鋰電銅箔、標準銅箔,可用于鋰離子電池的負極集流體、覆銅板(CCL)、印制電路板(PCB)的制造。
據了解,面對行業競爭和市場波動的雙重壓力下,嘉元科技通過積極擴產、創新研發、開拓海外市場、數字化轉型和降本增效等措施,不斷探尋業績的穩定與增長路徑。
據《印制電路資訊》資料,2023年度我國電解銅箔總產能達到156.3萬噸,年增長率達51.1%,國內電解銅箔企業共新增投產52.9萬噸年產能,大部分新增產能并未能及時消化,銅箔產品價格進入下行周期。
然而,先進產能不會過剩,落后產能才會過剩。
據了解,嘉元科技經過20余年行業實踐和持續研發,逐步積累并掌握了與行業關鍵工藝相關的多項核心技術,6μm極薄鋰電銅箔已經成為公司的主流產品,5μm、4.5μm極薄鋰電銅箔實現批量生產銷售,掌握了3.5μm極薄電解銅箔的生產工藝核心技術,并具備量產能力。
作為目前是國內高性能鋰電銅箔行業領先企業之一,嘉元科技出貨量位居行業前列,已與國內主要大型鋰離子電池制造廠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成為其鋰電銅箔的核心供應商。
此外,全球PCB產品需求穩健增長將對電子電路銅箔的各項性能指標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以高頻高速電解銅箔為代表的高性能電子電路銅箔仍然主要依賴進口。高端電子電路銅箔產品的進口替代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國產化替代空間廣闊,有望帶動國內電子電路銅箔產業進入新的成長通道。
近年來嘉元科技產能穩步增長,在PCB高端銅箔領域,也在不斷加大布局。據了解,截至目前,嘉元科技已建成六個生產基地,實現銅箔年產能超10萬噸。同時,嘉元科技表示,公司瞄準產業發展機遇,至2025年總產能預計可達20萬噸。
在擴產項目產能進入爬坡階段的過程中,2023年度嘉元科技實現產量約5.80萬噸,同比增長9.69%;實現銷量5.76萬噸,同比增長17.47%;值得一提的是,其中6微米及以下鋰電銅箔的銷量約為4.73萬噸,占比約為82.01%。
得益于其豐富的產品結構,占比較大的高附加值產品有效緩解了競爭壓力。
高端化發展賦能,創新研發高性能極薄銅箔、復合銅箔
有市場人士表示,當行業環境不佳時,就要靠技術去驅動,有新技術出來迭代會讓這個行業發生一些轉變。
具體到銅箔行業來看,一方面,下游電芯技術特別是近年來含硅負極鋰電池應用的擴大對極薄負極集流體的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固態電池成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競爭的關鍵制高點,微孔銅箔具有多孔的三維結構、能夠提高極片與箔材之間的黏附性、減少極片脫落的風險、并同時改善電解液的浸潤性的特點,有助于推動電池技術的發展;此外,隨著AI在生活各領域的滲透與應用,AI設備與系統的運行電磁環境日趨復雜,而電磁吸波材料和屏蔽材料作為解決電磁干擾的有效材料,其重要性愈加凸顯。
然而,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極薄鋰電銅箔難以滿足這些要求。嘉元科技面對下游需求,不斷推動鋰電銅箔產業技術升級,早已開展相關研發試驗。
據了解,嘉元科技在生產實踐和技術研發過程中對鋰電銅箔進行長期研發試驗,研發投入持續加大,技術能力在行業內已達先進水平,研發成果也不斷涌現。
據悉,嘉元科技持續增加研發投入,開展了中強/高強/超高強鋰電銅箔、微孔銅箔、單晶銅箔、高階RTF銅箔(反轉銅箔)、HTE(高溫高延伸銅箔)、HVLP(極低輪廓銅箔)、IC封裝極薄銅箔和高密度互連電路(HDI)、復合銅箔、超薄載體銅箔、高精密裸銅線/絲等新產品研發并取得突破,推動高端銅箔的國產替代進程,掌握了一批新技術,新產品已送樣測試,具備量產能力。其中中強鋰電銅箔和PCB用超薄銅箔(UTF)已批量生產。2023年度,嘉元科技成功開發了超薄微孔銅箔,同時成功開發并量產高強高延雙面光4.5-6μm銅箔,其抗拉強度可達400-600Mpa并保持較高的延伸性能,相應產品已批量供應頭部企業,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抗拉強度超過700Mpa的特高強銅箔目前也已完成中試。
此外,復合銅箔作為鋰電池領域的創新技術產品,近年來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復合銅箔作為一種新材料,其現有生產工藝技術并不成熟,隨著復合集流體在產業化落地方面不斷迎來進展,有望成為未來鋰電池負極集流體的新選擇。
嘉元科技目前已建成以二步法為工藝路線的復合銅箔中試線,掌握了以PET、PP、PI為基膜的復合銅箔生產技術,已送樣測試并具備量產能力。同時還開展了復合銅箔一步法工藝流程設計,掌握了新型高分子膜為基膜的技術、無貴金屬工藝配方技術等。據了解,面對PI路線復合銅箔耐高溫、抗拉程度更高、銅附著力強但成本及價格昂貴的問題,嘉元科技也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在低成本PI基膜復合銅箔的研發上不斷取得進展與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嘉元科技在聚焦主業外不斷向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延鏈補鏈,積極開辟高精密銅線業務,設立嘉元隆源推動銅材產業鏈延伸發展,積極布局和開展光伏、儲能、充電樁、風電及碳交易等業務。
盡管受到行業產能加速擴張的影響,銅箔業出現了階段性產能過剩的情況,但嘉元科技憑借對高附加值產品及高性能高端產品的深入研發,在逆境中取得了不錯表現。年報顯示,2023年度嘉元科技高附加值的銅箔產品銷售占比接近18%,單月最高達到48%,在行業價格周期的下行階段有效緩解了競爭壓力,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積極推進國際化進程,開拓海外市場
有關注行業的市場人士表示,當行業出現供過于求的問題時,銅箔廠商需要思考在同質化競爭的現況之下,如何把握快速決策、差異化產品,以及技術先機,聚焦客戶需求,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將成為企業突圍的關鍵。同時,關注海外市場動態,銅箔廠商若能提前做好準備將會是在競爭激烈的2024年脫穎而出的關鍵。
在不斷優化產品結構的同時,嘉元科技也緊抓國內消費恢復和新能源車需求上漲的機會,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加速海外市場開拓,持續提升高附加值產品銷量,鞏固公司行業地位。
據了解,嘉元科技一直在積極拓寬銷售渠道,進入海外市場。此前,在答復投資者提問時,嘉元科技曾表示公司已與國際知名電子工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并小批量供貨,預計不久審廠工作完成后將能大批量供貨。歐洲也是公司重點關注的市場區域,將會加大工作力度在這里開拓新客戶。
深耕成本管控,數字化轉型激發降本增效新動能
面對市場格局變化,嘉元科技不僅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高端電子電路銅箔的國產替代進程,也在積極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升級,強化了經營管理機制,不斷提升管理效能,將降本增效工作融入日常,落在實處,不斷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及抗風險等能力。
一方面,嘉元科技把“創新驅動、效益為本”的經營理念貫徹于企業各項經營工作之中,持續推進“開源節流·降本增效”行動,積極應對行業競爭加劇的局面。在各生產基地開展了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以降低用電成本、減少碳排放,延伸公司產業鏈,推動公司全面進入綠色發電和儲能領域。
同時,在數字化轉型方面,2023年嘉元科技也積極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升級工作,在總部及各子公司大力推進金蝶數字化建設工作,引進Smart BI大數據分析平臺,上線生產車間輕MES模塊,規范生產計劃到執行的數據出入口,做好數據校驗及管理工作。
有相關人士表示,國內銅箔企業要想脫穎而出,必須苦練內功,提升優質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以及精細化管理、全球化布局的能力。綜合來看。嘉元科技在做好現有產線穩定生產工作的基礎上,持續深化現有客戶商務合作,積極拓展潛在客戶和海外市場,同時加大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力度,確保生產經營、科研任務順利完成,有望實現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的目標。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