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廣東省客家青年企業家聯合會在世界客商中心舉辦廣東省客青會年會暨“灣區客家青年筑夢梅州·共繪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客商日系列活動,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知名客商、青年企業家和港澳客屬社團代表等400多人參加活動。梅州市委書記馬正勇會見客青會代表。廣東省工商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馮日光,梅州市政協主席楊朝暉,梅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崔毅,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會長)、嘉元科技董事長廖平元,廣東省客青會會長賴志光等出席活動。
馬正勇熱烈歡迎廣大青年才俊來梅,對大家長期以來支持家鄉梅州經濟社會發展表示感謝。他說,青年人有朝氣、有活力,梅州的未來在青年。我們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青年、依靠青年來推動梅州加快振興發展,相信梅州不是天生落后,也不會永遠落后。希望廣大青年和青年企業家,樹立“打造百年企業”的遠大目標,積極投身市場、理解市場、研究市場,跳出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發展思維,始終圍繞主業腳踏實地健康發展,同時搶抓“百千萬工程”和蘇區融灣等政策機遇,不斷改革創新、開拓市場,推動企業降本增效、做大做強,力爭成為各行業的翹楚,助力梅州高質量發展。梅州市委、市政府將進一步強化“用戶思維”,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用心用情用力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堅決兌現政府承諾,切實把資源要素優先用在“打糧食”項目和“四上”企業上,通過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創造更加良好的土壤環境讓民營企業放手大膽干。
馬正勇會見廣東省客家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一行
楊朝暉代表梅州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協向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蒞臨梅州參加活動的各位會長、企業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關心支持梅州各項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她說,“客商日”系列活動通過搭建文化交流、經濟合作的青年交流平臺,組織400多位客家青年來梅,體現了廣東省客青會積極響應廣東“百千萬工程”號召的具體行動,滿載著對梅州的深情厚誼和關心支持,必將對進一步凝聚灣區客家青年力量,更好宣傳推介梅州,廣泛講好梅州故事,助推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她真誠希望各位企業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梅州建設,持續深化蘇區灣區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產業和項目對接,共享發展紅利,實現合作共贏。
梅州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楊朝暉致歡迎辭
梅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崔毅主持活動
廖平元在致辭中表示,工商聯要圍繞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主題履行職責、發揮作用。他與大家共勉,聯心鑄魂,團結新時代企業家踐行初心使命。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自覺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聯手共商,聚力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把個人“小目標”融入發展“大藍圖”,投身到家鄉建設中,合力推動“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奮力交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精彩的青春答卷。聯動創新,加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引擎。積極投身改革發展事業,持續創業創造創新,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展現亮麗的青春風采。
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梅州市工商聯主席廖平元致辭
廣東省客青會會長賴志光表示,非常高興能回到家鄉梅州來舉辦這次活動,感謝梅州市各界對廣東客青會和青年企業家的關心支持。他說,作為客家青年企業家,我們要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揚客家先賢的優良傳統,艱苦奮斗、敢想敢干、擔當有為,在各自領域中闖出一片天地,成為新時代的先鋒和楷模。我們要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務實的作風,投身到現代化建設中,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梅州故事,用我們的朝氣和活力續寫客商新篇章。
廣東省客青會會長賴志光致辭
本次客商日還舉行主題交流,與會嘉賓圍繞“百千萬工程”“低空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等話題開展主題演講和討論。活動現場還舉行廣東省客青會教育文體委員會成立儀式、廣東省客青會教育基金成立簽約儀式。五華縣與廣東省客青會簽署了“百會助百縣”戰略框架協議儀式。
活動現場舉行主題交流,與會嘉賓圍繞“百千萬工程”“低空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等話題開展主題演講和討論
廣東省客青會教育文體委員會成立儀式
廣東省客青會教育基金成立簽約儀式
五華縣與廣東省客青會簽署“百會助百縣”戰略框架協議
客屬青委會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共同發起助力梅州百千萬工程倡議
據了解,為積極響應梅州市委、市政府號召,受梅州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邀請,廣東省客青會來到梅州舉辦此次活動,旨在搭建大灣區客家青年企業家與梅州之間的深度交流平臺,既是深入貫徹省委“1310”具體部署、積極響應廣東“百千萬工程”號召的具體行動,也是獻禮新中國成立75周年、激發青年企業家的創新活力與家國情懷的生動實踐,為探索梅州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提供新的思路和動力。
據悉,廣東省客青會成立于2022年1月,是省內首家省級民系青年社團。截至2024年9月,會員(含慈善健康委員會醫師)總人數達400余人,由在粵的客家籍青年企業家、經營管理者及工商界中具有代表性的青年人士等組成,從事的行業涵蓋:生物醫藥、電商、金融商貿、制造、文化教育、文旅及現代農業、房地產、法律財稅等多個領域,并涌現了一批極具創新能力的“專精特新”企業。